1956年至今
在这之后,伊芙琳号游艇被卖给詹姆斯•马克•哈里森(James Mark Harrison)。这位艇主当时是任职于万挠锡矿场的矿务工程师, 他拥有伊芙琳号游艇的时期是从1956年5月23日到1962年10月1日。自此以后, 她的拥有权就在外国矿务人员之间辗转。在詹姆斯之后,伊芙琳号游艇落入克拉克(Clarke)家族手中。克拉克家族成员多数任职于隶属盎格鲁东方公司(Anglo Oriental)的八丁燕带铁船公司(Berjuntai Tin)。其中有一人的太太名为道恩 (Dawn),是一位画家, 时常在游艇甲板上作画。在1964年, H. C. 克拉克为伊芙琳号游艇作了相当广泛的重修,目前游艇上的两个无自动尾端嵌入功能的Lewmar 绞盘就是那时候装置的。有关这次重修的其他情形已经无可考究,不过,从戴维森(Davidson)家族为伊芙琳号所拍摄的照片看来,这艘游艇常常被作为家庭出游与休闲之用,虽然游艇上没有什么遮阳挡雨的设施, 航行的速度也不快!
在1968年, 伊芙琳号被卖给一个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包括亚历山大•麦金托什 (Alexander McIntosh)(外号“Scottie”, 占50%), 巴里•沃斯滕霍姆(Barry Wolstenholme)(马来西亚通用电气公司Gec Malaysia总裁)以及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son)(Raglan Squires Partners 的绘测师, 他的公司曾设计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大厦、大地宏图 Dayabumi大厦等知名建筑物,而他本人则曾听负责设计最早的瑞天咸港口游艇俱乐部会所)。
当时, 在巴生港口只有三艘主要的游艇。传说这些游艇通常在白天出航,晚上才回来停驻在旧日的海景酒店餐厅(Seaview Hotel and Restaurant, 坐落在巴生港口现有的火车终站附近),游艇上的宾主就在这里享用名闻遐迩的巴生海鲜, 然后才到附近的铁路酒馆(其实只是一间小棚屋),享受“好酒在后头”。
据说,伊芙琳号是几艘游艇之中船身最为宽敞的,因此常被当作瑞天咸港口游艇俱乐部的非正式水上会所, 因为该俱乐部在马来亚独立后不久成立时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会所。这正是所谓“历史是不断重演的”!
伊芙琳号的“派对游艇”名气, 历久不衰;相关的记录显示, 在她60岁生日派对上,约有60位来宾出席, 其中包括英国驻马来西亚最高专员约翰爵士(Sir John)与夫人约翰斯通(Lady Johnstone), 而从他们后来寄出的致谢信(目前依然保存在档案里)看来,他们当时过了尽情欢乐的一天。
当巴里离开马来西亚之后, 伊芙琳号的拥有权在几年内数度易手,反映了外国人在马来西亚任职的短暂特性。这些艇主包括东尼• 班尼特(A. H. Tony Bennett)、 约翰•希尔(John Hill)、霍尔德(R. L. Holder)、钱特勒 (M.M. Chantler)与鲍勃•金(R.D.W. Bob King)。伊芙琳号的第一位马来西亚籍艇主 Goh Thiam Kee是皇家雪兰莪游艇俱乐部的活跃会员, 他迟至1982年才把游艇出售给别人。
在这段期间,伊芙琳好唯一的重要活动似乎是参加巴生港口百年庆祝会的游艇检阅而获得第三名与三百令吉奖金。游艇上的美丽装饰、闪闪发亮的铜制配备与各时期的服装在在使她与众不同。
在1982年,李奥贝纳广告公司(Leo Burnett)的彼得•博蒙特(Peter Beaumont)以及正广和洋行(Caldbeck MacGregor)的东尼•戴恩特里(A.R. Tony Daintry)两人时常驾驶伊芙琳号出游,他们在游艇上以热情好客而广为人知。两位艇主也不排斥有关伊芙琳号的宣传。在1980年代,登喜路(Dunhill)香烟曾有一张广告采用了伊芙琳号的图片,图片中有魅力四射的美女模特儿在游艇甲板上亮相。1987年4月的《Singapore Tatler》杂志也刊登了一篇有关伊芙琳号的特写文章。
1990年代的新艇主: 全面重修
彼得•博蒙特于1994年突然去世之后, 东尼继续在新加坡定居,伊芙琳号就一直留在皇家雪兰莪游艇俱乐部的停泊处,日久失修, 每况愈下。东尼要出售伊芙琳号,为她广泛刊登广告(叫价不菲!), 过了好久仍然找不到买主,直到《Asian Marine Trader》所刊出的一则广告引起理查•柯蒂斯(Richard Curtis)的注目。1966年, 理查和雪兰莪苏丹沙拉夫丁依德利斯沙殿下联合买下伊芙琳号。苏丹殿下是游艇运动的爱好者,曾周游世界各国,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及皇家雪兰莪游艇俱乐部的皇家赞助人。
在1996年至1998年, 伊芙琳号在霹雳州安顺的Sumber Samudra船坞进行全面重修(新加坡的Nat Steel公司、International Paints 公司与英国的Classic Marine 公司提供技术与其他协助)。游艇的腐朽木材(受雨水侵蚀)、生锈的索具、电线线路、绞盘等等被更换,引擎被翻新。游艇上也装置了类似Dacron帆布的新风帆, 船身则铺上环氧树脂覆层。这项重修工程最初预算可在六个月内完成, 但最终费时两年,所涉及的费用也远超预算。这种情形对所有古董物件如汽车与船只的主人来说, 并非异常。 一般而言,要进行这种重修工程,先得做好详细预算,然后把最高预算的数目乘以二, 以容纳未可预见的需要, 最后把总数再次乘以二, 那就接近真正所需的费用与时间!以下所示是伊芙琳号重修前的图片,从中可看出她当时的损坏程度与所需的浩大重修工程。
自此之后, 伊芙琳号游艇经常被驾驶出游, 也有一位固定的船员全权负责维修。 轻度的提升工程也定时进行。然而,在2005年, 她不幸出事了。当时她是参加泰国的国王盃游艇竞赛,却被一艘更大的帆船 Lady M 撞个正着,几乎沉没。意外事件过后,伊芙琳号留在普吉岛游艇俱乐部 (Phuket Boat lagoon)进行修理, 耗资US$50,000。 这次的修理为伊芙琳号带来不少改变:她被改回以前所采用的桅上斜杆、主桅也换成看起来像木制的碳主桅(其实这是取自Hi Fidelity 号游艇的旧桅, 这艘游艇是本区域的顶级竞赛游艇, 艇主是Neil Pryde)、后桅也被舍弃,使她看起来更像原来的模样; 如此一来,在人手短缺时她也不难驾驶, 航行表现也不受影响,而 游艇上的座位也有遮蓬,舒服得多。
除了时常参加游艇竞赛之外,她也曾航行到泰国、缅甸边境、新加坡以及马来半岛东海岸的小岛诸如刁曼岛、拉瓦岛、登莪岛与停泊岛。她的图片也常常出现在游艇杂志上, 在1990年代曾被采用作为登喜路香烟广告的背景。在CNN 的一个亚洲风格的电视节目系列‘生存者’(Survivors)里边,最终的颁奖礼就是在这艘游艇上举行。马来西亚一家上市公司 Tradewinds Corporation 也曾采用她的图片作为2006年报的封面。
伊芙琳号目前已经吸引到不少忠实的客座船员(由特雷弗•理查斯Trevor Richards带领),许多游艇玩家也深深被她所吸引, 惊叹于她迷人的船身线条、奶白色的风帆、深蓝色的船身加上金色腰线与闪闪发亮的铜制器。更特别的是,她曾经历了本区域历史上的风风风雨雨, 价值非凡。
在2003年,由著名摄影家与作家尼克•康普顿所编著的《世界最佳帆船的500张精彩图片》一书出版, 伊芙琳号的图片不仅被收录在书里, 还被采用为书的封面!
如果把伊芙琳号游艇上的遮蓬与座位拆除, 就可看到这艘历史性游艇的最初外形,令人情难自禁地想象:当年她在上海外滩的海面上航行,是如何一番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