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芙琳号游艇的建造者、设计者与艇主

伊芙琳号游艇是不是约翰奥•尔登(John Alden)所设计的?

根据1911年至1912年的劳埃德船级社 (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 注册记录(这是当时的全球权威性休闲游艇与俱乐部名册),伊芙琳号游艇是于1911年在上海建造与注册,当时的名字是 Ethel L,艇主是上海海关署的菲茨罗伊•劳埃德, 游艇类型是单桅帆船, 设计者是约翰•奥尔登 (John Alden),造船者是Kwang Fook Cheong, 风帆由Yew Chang 制作,面积1,400 平方呎。引擎类型在当时并未注明。

 

依据图片所示,上海当时的游艇多数有很高的主桅(通常是斜杆)与稍短的橫桿,在尾端腾出空间容纳小艇的索具配备。 伊芙琳号游艇可能也是采用同样的装配, 因为媒体的评论并没有指出她在这方面有任何实质的原创性。

伊芙琳号游艇的承建者Kwang Fook Cheong是当时的一位著名的造船技师与木匠,他的名字曾被列入1928年出版的《考默克利克商业名录》(Comacrib directory of business)。他所经营的生意在1950年代才结束,其最后的办事处至今依然屹立不倒,而伊芙琳号游艇的现任艇主最近也曾到那里参观。这家企业创设于1892年, 业务在几个地点展开, 包括怡和以及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厂,即江南造船厂。他的业务包括建造木船与铁船, 也曾修理重达200吨的船只。据说他更曾建造重达2671吨的船只。至于船帆的制造者则无资料可考。

 

当时,来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著名美国游艇设计师约翰•奥尔登,刚刚辞去他在一家游艇设计公司的职位,创立自己的设计生意不久(1909 年)。在研究了奥尔登这时期的设计图样之后,有人争论说,伊芙琳号游艇的设计可能出自他的手笔。不过,查阅了奥尔登的档案之后,并未发现任何证据显示奥尔登曾画过这种设计图样, 或他本人曾为上海的顾客设计游艇。而在当时的业界,人人皆知,游艇的设计很多是抄袭而来的。《北华捷报》在1911年所刊登的一篇游艇赛会报道形容,伊芙琳号游艇的设计,是以格洛斯特(Gloucester)渔船为蓝本;这种渔船在19 世纪后期被改装做赛船之用, 而格洛斯特是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渔港与海港,也正是奥尔登之前工作的地方。

附录的图片所显示的, 是奥尔登当时的一个典型设计(设计图第13)。图中的橫桿稍短,主桅较高(类似当时上海游艇的风格),可容纳小艇的索具装备。若将此图与伊芙琳号游艇在1997年重修后的图片作一比较,即可看出同样的船首、船尾与方向舵。

这是一个令人深感兴趣的问题。如果真能显示伊芙琳号游艇是由奥尔登所设计,则这将是他所设计的现存游艇中历史最悠久的一艘。这个可能性颇高,因为菲茨罗伊本人绝对有可能听闻奥尔登的大名而请他设计游艇。可惜的是,劳埃德船级社当时在上海的检查员并未执行其公务,没有将设计图样寄给英国的劳埃德船级社, 而劳埃德船级社的档案局(目前设于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也确定不曾收到上海检查员寄来任何一艘游艇的设计图。因此,这条研究线索只能到此为止。

据说菲茨罗伊以其太太的名字Rose Ethel Lloyd为这艘游艇取名, 称她为Ethel L; 可是 Ethel 这个名字不能被接受,因为另一位俱乐部会员的游艇已经采用这个名字。

‘Ethel L 号’ 改称 ‘伊芙琳号’

‘Ethel L’ 这个游艇名字在何时被改为‘伊芙琳’ ? 这艘游艇为何被取名‘伊芙琳’,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她是以‘伊芙琳’的名字于1924 年与1928年在劳埃德船级社注册, 当时是由第二任艇主欧•伯萨尼所拥有,地址是上海Rue Lafayette 路门牌486号。 当时, 她被形容是一艘辅助小艇,所使用的是Magnet Motor四缸汽油引擎, 设计者是约翰•奥尔登,而船帆的面积被缩小至1,000 平方呎。或许, 正如《北华捷报》对她的比赛成绩所作的报道所言 (参阅本网站有关比赛成绩的部分),太大的船帆难以控制。

在1929 年,劳埃德船级社的注册记录显示, 伊芙琳号游艇的拥有权再次转手, 新任艇主是赫伯特•埃德加•米德尔顿船长(Capt H.E. Middleton M.B.E.), 而记录中也特别提及,她曾被称为“Stella T ”。其他的详情则保持不变。新任艇主也把青与白两色的四格旗帜注册为伊芙琳号游艇的识别标志;这也符合当时广被接受的做法,即依据游艇的个别旗帜并对照劳埃德船级社的注册记录来确认某一艘游艇。这项用有权的注册看来一直延续到1948年;在这一年的劳埃德船级社注册记录中, 伊芙琳号游艇的拥有权保持不变,但在上海的地址则注明为“上海外滩33号英国皇家总领事馆船务注册官转交”, 由此可见, 当时可能没有明确的艇主。此后,伊芙琳号游艇就不曾在劳埃德船级社的记录中在出现过。

伊芙琳号游艇如何离开上海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答案。

那么,米德尔顿去了哪里呢?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伊芙琳号又是如何及在何时离开上海?上海的《北华捷报》曾报道,在1930年代有几艘游艇离开上海到菲律宾,但是伊芙琳号却不曾被提及。要解决这个令人深感兴趣的问题, 看来还得进行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