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代早期的上海与游艇运动背景

上海,一个主要的通商口岸

在1911年, 上海是中国的主要通商口岸,其境内港口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西方列国的贸易与外交利益。这些港口一直引起中国的不满, 因为它们被视为是一种强制的殖民主义;一直到了1943年, 这些租界才被归还给中国。

 

这里的许多外国居民从事中国贸易, 利润丰厚。他们也有一套良好的行政系统来管理城市事务, 并与中国政府合作。伊芙琳号游艇的三名注册艇主正好反映了这段历史。第一任艇主是查尔斯•西德尼•菲茨罗伊•劳埃德(Charles Sidney Fitzroy Lloyd),是中国帝国海关的官员;第二任艇主是欧•伯萨尼先生(Monsieur O. Bersani),任职于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第三任艇主是赫伯特•埃德加•米德尔顿船长(Capt H.E. Middleton MBE) 任职于实力强大的上海市政厅。

在上海游艇俱乐部驾驶游艇

上海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大都市,而几世代的西方人(称为‘前上海居民’Shanghailanders)在此居住,生活富裕, 与周遭许多一贫如洗的中国人形成强烈对比。他们在这里过着西方式的生活,尽管其中不乏异国情调。

这些来自欧洲的上海居民,自然而然引进了他们喜爱的各种体育活动, 包括打猎、网球、风帆运动等等。奥利弗•雷迪(Oliver Ready) 在他的著作《在中国的生活与运动》(Life & Sport in China) (1904) 写道:

“在欧洲居民人数达数千人的香港与上海两地,各别有一个游艇俱乐部,里边有最新的几种游艇, 从小型挂帆游艇到15吨的游艇都一应俱全,而各种不同的赛船会也时常举行。”

另一本著作《十二世纪香港、上海与中国其他通商口岸印象记》(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 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 (1908年) 特辟一章记录了游艇运动的情形:

“自从西方人开始移居到这里,游艇运动一直是上海地区深受欢迎的休闲活动。

“在1869年,一个名为‘上海风帆俱乐部’的游艇俱乐部宣告成立。一直到1873年,俱乐部的船只都是屋船式游艇(houseboat), 每一艘有厚重的中央板, 重约30 至60 吨。到了1880年代,單桅帆船被引进;这种帆船平均重50吨,其中央板也是既厚且重。由于黄浦江上的交通日趋繁忙,吨位重的游艇逐渐被淘汰,而较小型的游艇越来越受欢迎。俱乐部推行了相关的管制条例之后,一种称为2 ½ – rater 类型的游艇被引进。在1896年,则有了另一种称为‘Flapper’ 类型的游艇, 而五艘此类游艇在香港建成,设计者是沃森(A.J. Watson)。当时的游艇分为三种竞赛游艇与一种观光游艇。

 
 

“在风帆季节(5月到11月)期间,赛船会每周在黄浦江上举行。竞赛的水道全程长六至20哩, 而今年举行的一次竞赛则有120哩的水道。

“竞赛水道是在上游或下游,视当时的潮汐而定。通常, 竞赛的起点是外滩的中央, 但有时则在吴淞江的王子码头。”

在1905年, 游艇俱乐部取得英国海军最高上将署专员的批准,悬挂蓝米字旗(Blue Ensign), 不过只限于俱乐部的英国籍会员。此面旗帜后来于2007年4月举行的一项仪式上由沃仑爵士(Sir Pelham Warren KCMG)的女儿展旗(flag break)。这项仪式在外滩举行, 当时游艇俱乐部干事菲茨罗伊 正在向出席者宣读俱乐部宪章, 而此事件也曾获得上海最大的英文报《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报道

上海游艇运动与社交生活掠影

《社交上海》(Social Shanghai)是一本以轻松话题与社会评论为主的画报杂志, 类似 《Tatler》 杂志。1907 年,上海游艇俱乐部在德国俱乐部举行了一项舞会,这家杂志盛赞这项舞会是“最大乐事”:“有幸出席舞会的每一个人,肯定会觉得,这是他们曾经参加过的最令人享受的节目之一”。 到了1908年,上海游艇俱乐部“已经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机构”, 使到“游艇运动有望成为上海最重要的休闲活动之一”。

在1911年,《社交上海》杂志报道:游艇俱乐部“现在势头强劲, 为会员提供许多快乐时光”。 1911年12月20日,俱乐部在浦江饭店举行舞会,劳埃德夫人戴着“黑色与猩红色的天竺葵花”; 而在这个“圆满成功的夜晚”, 当几个人发表演说(其中一人是俱乐部会长菲茨罗伊)之后,“人们继续跳舞, 尽情欢乐,直到半夜”。

上海的主要英文报《北华捷报》在1933年3月8日刊登了一则有关上海游艇俱乐部召开1933年度常年会员大会的报道, 颇能反映俱乐部当时或嫌过于激烈的盛况:

“上海游艇俱乐部或是本地最为人所诟病的俱乐部, 因为它提供第一流的体育活动, 却没有严格遵守正规条列。它于2月27日举行常年会员大会, 由该会会长詹姆斯•尼尔(James Neil )主持。 詹氏是当今世界上经验丰富的游艇艇主之一。该项常年会员大会通过了各项新条列以及旧条列的修正, 除了获得会员的关心, 也同样引起非会员外界人士的注意。”

上海游艇俱乐部一直保持活跃, 媒体对其活动的报道也持续不断,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也是如此。在1930年代,报章曾报道较大型的游艇从上海航行至看来比较安全的菲律宾。甚至在1934年,当中国面临亡国之危, 该俱乐部尚有计划在闵行区设立郊区居民俱乐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许多留在上海的欧洲人都被拘留,而上海当时的情况, 委实不利游艇运动的进行。中日战争予1945年结束后,上海并没有完全恢复往日的盛况,游艇航行的新闻再也没有在任何报章上出现。到了1951年,上海受共产党控制,大势已去,这个国际都市的黄金岁月显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各地游艇俱乐部的通讯录如勞埃德船級社(Lloyd’s Register )等等, 都逐渐把上海游艇俱乐部的旗帜与资料一一删除。